“智慧工地”是智能化施工的一个微小缩影。在研讨交流会上,各单位有序地介绍了各自“智慧工地”应用情况,他们分享经验,提出困惑,取长补短,建言献策,将讨论气氛推向高潮。
智慧工地是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它通过深度利用传感器、物联网、RFID、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参建各方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管理的可视化、智能化。
1.AI识别分析
应用智能视频分析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对工地施工区域人员活动与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实时分析识别、跟踪和报警。整个过程不依赖于其他传感器、芯片、标签,直接通过视频实时分析和预警。对未佩戴安全帽的危险行为实时预警,将预警截图和视频保存到数据库形成报表,同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可根据时间段对预警记录和报警截图、视频进行查询。
2.人员定位
应用物联网、可视化仿真技术,实现人员定位功能。在各楼层主要出入口(施工电梯出口、建筑楼梯入口)部署超高频RFID读写器,当施工人员通过楼层入口时,读写器自动读取安全帽上RFID标签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库,通过软件仿真展示和反馈用工人员、工种在作业面的分布情况,为项目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3.用水监测
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用水进行监测,节约用水,控制成本。
4.能像监测
对项目办公及施工用电进行监控,在一级电柜加装能像智能监控仪,实时采集数据,通过WIFI/LoRa通信在“智慧工地”平台可视化仿真展示,为项目施工节电与用电安全提供支撑。
5.烟雾监测
在一些关注较少、相对密闭、易燃材料堆场设置烟雾传感器,实现烟雾报警。
6.环境监测
通过施工环境监测仪,对施工场地的PM2.5、噪声、气象等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通过4G网络在 “智慧工地”平台实时展示与预警,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工地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
7.视频监控
现场定点布置网络高清摄像头,通过移动端、PC端对项目工地各出入口、作业面等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管理者可掌握项目施工现场和施工进度情况,跟踪生产进度,实时查看工人工作状态,为项目形象进度信息的获取及安全管控提供支撑。
8.大型起重设备监控
根据项目施工需求,拟在现场部署两台平臂塔吊STT293与两台施工升降机。为保障塔吊与升降机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现场的安全,项目拟用物联网传感技术、无线通讯、可视化仿真等技术,实时采集塔吊与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载重、角度、高度、风速等数据,传输监控平台,对塔吊与升降机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展示,实现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提前控防。
最后: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