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年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纷纷加入布局,例如 Google Home、Amazon Alexa、Samsung SmartThings、小米米家等等。苹果在 2014 年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介绍了他们的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两年后「家庭」应用出现在了 iOS 系统内,让我们能够更加集中地管理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
1、智能门锁
智能门锁曾一度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也是近几年卖的比较火爆的智能单品,相对于其他智能产品而言,它绝对能称得上“实用”。
智能门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便捷。解锁方式多种多样,具有钥匙、密码、感应刷卡、指纹开锁、蓝牙、NFC、人脸识别等多重开锁方式,免去了忘带钥匙的烦恼。
2、智能灯
智能灯与传统的灯不一样,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营造炫酷的灯光效果,和音乐形成互动,是用来提高幸福感的新型的智能设备。除了灯,还有可以拿在手里的控制器。这个可以拿在手里的控制设备可以联网,不断扩展它的功能。
3、智能摄像头
随着人们对家居安全的重视,智能摄像头也越来越受欢迎。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消费者共购买了5600万台智能家居摄像头,花费近80亿美元。有机构预计,随着价格下降和功能增加,到2023年,智能家居摄像头的销量将激增至1.11亿台。
安装智能摄像头之后,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家中的情况,智能摄像头直接使用Wi-Fi联网,搭配手机APP,可以远程观察家里实时动态,有的摄像头还能识别孩子的哭声,如果孩子状态异常,系统会及时提醒家人。有些还可以捕捉家里门窗动态,如果有非法入侵还会自动捕捉画面发送警方。
4、扫地机器人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让当代年轻人不堪重负,回到家中面临着扫地、拖地等家务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十分耗费体力。一个扫地机器人,就可以将人从繁重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放松或者做其他事情。
智能扫地机器人一般都具备自动充电、断点清扫、定时清扫,还有的具有扫拖一体、即擦即干等功能,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参与,它就能帮你搞定家中的卫生。因为其简单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现今已慢慢普及,成为家庭的常用家电用品。
5、智能音箱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搭载着语音识别的智能音箱产品进入到家庭生活场景中,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作为智能家居的入门产品,智能音箱具有价格低、实用性强的特点,如今智能音箱已经成为小家电一般的存在,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
智能音箱能够语音识别人的声音并下发指令,比如点播歌曲、询问天气、上网购物等。此外,智能音箱不只是一个音箱,它还是一个能互动的中控枢纽,以后的智能家居产品,都可以用智能音箱来控制,打开窗帘、灯泡、空调等等,只需动动嘴就可以实现。
1、智能灯光
首先应该确认哪些区域需要使用智能灯具,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灯具,是否需要冷暖调色;例如射灯和筒灯的开孔尺寸是需要提前就进行确认的;灯带和线条灯都需要预留凹槽。
LED灯具有自身的电源驱动,需提前注意安装环境,预留适当的安装空间。
2、确定类型,有线还是无线系统
有线的智能家居优点是比较稳定,不过安装施工需要和装修一起进行,基本上所有的功能都需要一步到位,后期的结构调整和功能的增减成本比较大,所以如果想要安装有线智能家居系统,需要在前期就有专业的人员介入,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
反而无线智能家居就相对要简单的多,施工比较方便、灵活性比较强,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扩展功能、调整结构、整体的使用成本比较低,不过不是很稳定,穿透性差。
3、明确智能化区域和功能
智能家居能够实现很多种场景,例如智能照明、智能窗帘、智能门锁、智能感应、智能空调、安防控制等等。
用户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确定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功能。
4、布线注意事项
很多的智能产品供电方式是零火线供电,不过一般的装修水电工都是默认的单火线供电,所以在前期走线过程当中,预留零线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后期重新布线的成本比较大,而且会破坏装修。
装修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多预留插座,相当一部分的智能家居组件都是需要电源的,如果没有在前期布置好插座,很容易导致后期设备无法安装,不然走明线会非常难看。例如智能马桶、智能窗帘、投影幕布、摄像头等等,都是需要预留插座的。
最后:真正的智能家居生活并不只是音箱、空调、冰箱和几盏灯的智能,而应该是全场景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