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校园的人流密集区域(如走廊、楼梯间)极容易发生踩踏、人员倒地情况,部署智慧校园识别预警系统后,当监控区域内发生人员倒地、踩踏险情时,系统将自动告警,通知相关人员前往,为学生行为安全保驾护航。
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智慧校园的智慧与智慧教育的智慧具有一致性,而智慧校园更是智慧学习环境的具体承载者。
而在对智慧校园技术与理念上进行的理清后,发现很少有一种确切的定义可以符合整个智慧校园的真实语境定义,而更多的是强调目的。
如:强调在为师生、领导、社会提供全时段、泛在、多方式、互动安全的服务接入与教育教学能力,也有强调技术手段,如强调必须使用虚拟化、AR/VR、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描述下的集合物联网智慧建筑集合。
必须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在技术层面,抑或是目的层面,智慧校园的核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1)以从师生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出发,提供一个全面基于智慧感知的环境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从互联网信息服务出发,打造融合校园各个子应用及服务领域的互联合作整体校园信息与数据服务;
(3)通过智慧感知环境与数据信息服务,提供校园与外部空间的泛在、互动接口;
智慧校园也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最为具体的在智慧教育上探索的实体化工程,工程意义非凡,每一步的探索都任重而道远。
而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更包括了智慧教室、校园网络、智慧安防、智慧教务系统等诸多的子应用,共同营造智慧校园。
智慧课堂需要理清的是,究竟是智慧课堂还是智慧教室?我们不妨从教室到课室一一细看。
何谓智慧教室?毫无疑问的是,智慧课室应是实体的课室,是在目前学校这一建筑实体中体现信息化智慧教育的实体建筑空间,是目前学校课室的一次革命性升级与改革。
笔者以为智慧教室应具有互动性、感知性、开放性、易用性等核心特征。
智慧教室的互动性体现在教室中的师生、生生、硬件与软件、教师与硬件、教师与资源、教师与软件、学生与硬件、学生与软件、学生与资源等各种维度的互动,各个互动都应该的自然而然的,可以体现在各个层面而非单一教学层面的,智慧教室的互动性的其先进性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互动的双向性,才可令彼此发生联系。
感知性,智慧教室的感知性应从物理感知与虚拟空间感知两个层面理解,物理感知基于物联网的硬件设备,可以智慧感知教室的湿度、温度、亮度、空气情况等,甚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录播技术分析师生的情绪变化等;
而虚拟感知,则通过各种智慧教学平台、教师助手、学习平台、教学平台及教务平台等,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统一收集师生的教学情况、学习情况甚至生活情绪变化,进而加以分析感知,达到物理感知与虚拟空间感知的相对统一。
智慧课堂的感知性是是其收集信息与数据的主要手段。
开放性,则意味着基础软硬件等设备和相关接口是开放的,可以基于不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如录播系统与智慧教室的系统级对接等,通过各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智慧教室的使用便利性。
易用性,则是智慧教室用户体验的基础需求,无论软硬件产品都应该是信息指示清晰,用户使用简便的,这可大大降低师生的使用与学习成本,排除环境干扰,降低认知负荷。
而这一切的核心,则是构建一个支持智慧学习框架的实体空间,即是智慧教室的基础要义。
而智慧课堂呢?当我们理清智慧课室的概念后,智慧课堂的概念则不言而喻,简单来说,即是通过先进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课堂教与学行为。
智慧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结构为主线把学习方式分成两层,分别是分组合作型学习与个人自适应性学习。
分组合作型学习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强调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智慧教室多屏协作等的形式对小组讨论与演示作出最大的支持,强调项目制学习,以可活动新型桌椅及平板学习等的方式支持小组项目制学习的开展;
在个人自适应性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偏好与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
而在个人自适应学习中,个人学习空间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每个学生或者学习者都应有一个具备学情分析报告、微课、预习与作业、巩固复习作业及资源库的综合个人学习空间,基于学生学情自适应推送难度不一的练习等。
智慧教育(smarter education)至少可以追溯到IBM的“智慧地球”战略。
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A Smarter Planet: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Palmisano,2008)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IBM对“智慧地球”的良好愿景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的强力支持,让地球上所有东西实现被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Instrumented,interconnected and infused with intelligence)。
在新一代技术的支持下,布满技术“神经”的世界将变得更小、更平、更开放、更智能。
“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智慧教育”的定义,从目的上而言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不言而喻,智慧教育是一个比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更为宏大的命题,可以理解为一个智慧教育系统,包括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教师制度、信息化一代的学生、智慧学习环境及智慧教学模式五大要素,而其中,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
1、校园基础网络系统
为满足网络安全需求,网络中心需要配置1台高配置防火墙,用于实现内外防护,配置2台核心交换机,用于实现双核心备份,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汇聚层交换机文体馆和对外交流中心各1台,接入层交换机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2、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范围为文体馆、对外交流中心,对外交流中心每个房间不少于8个点,文体馆功能房间至少按类似办公室布置点位,主干光缆96芯从网络中心机房至汇聚层,从汇聚层24芯至接入层,全部采用6类双绞线至房间,交流中心一楼商铺敷设一根12芯单模光缆,对外交流中心每个房间增加1根2芯皮线光缆做房间功能扩展备用。
3、无线校园网络系统
信息化教学需要网络支撑,很多信息化教学需要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参与,由于教室人员密度较大,需要在主要教学楼房间区域建设无线网络覆盖,以满足信息化教学功能需求。
无线校园网系统与有线网络共有核心交换机主机,在有线网络核心交换机主机上上增加相应的管理控制授权模块来扩展相关功能,无线校园网系统建设范围主要覆盖对外交流中心、文体馆、室外重点区域、实验楼群过道及主要教室内、教学楼群过道及主要教室内等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
4、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覆盖范围为文体馆球场内及功能房间走道公共区域、交流中心室内公共区域及交流中心食堂区域。采用六类线双绞连接终端设备。监控终端球机需要24只、半球需要110只、枪机需要20只、需要6只电梯专用摄像头。按照阳光餐厅的要求,需要在食堂增加食堂分控显示屏,每层增加4台监视器,共增加8台。交流中心采用46寸拼接屏做成3*4的阵列。考虑到暑假跨度较大,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保存时长为6个月,以便跨过暑假也能查询到最近的监控数据。
说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未覆盖范围需要增加覆盖,则零星增加。
5、校园智能公共广播系统
本次校园智能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范围为文体馆、对外交流中心楼道内,楼宇内在公共过道采用天花板喇叭,在对外交流中心设置一套分控中心,用于区域性广播。
6、数据存储中心及安防监控分中心机房工程系统
在对外交流中心一楼划分一间约45平米的房间作为数据备份中心机房,在三层或四层选择其中一间作为安防监控分中心机房,机房建设包括UPS不间断电源、静电地板及防尘、配电柜等设备安装调试,机房内新风系统采用专用精密空调。
7、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
在图书馆网络中心机房、对外交流中心数据备份中心、图书馆UPS电池房建设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监测配电系统、UPS、空调、漏水、温度湿度、消防、视频、门禁等环境情况,以满足对这些分散机房的环境监测,达到安全防范要求。
8、机房气体消防灭火系统
在图书馆网络中心机房、对外交流中心数据备份中心、图书馆UPS电池房建设气体消防灭火系统,为了节约资金,同时达到机房灭火要求,整个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柜式灭火装置,每个柜配1个气罐,网络中心机房4个罐(每罐90升),其他每间1个罐(每个罐70升)。
9、弱电集中供配电系统
为保证校园网畅通,保证校园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系统不受零星断电的影响,可以保证设备不因为停电或突然来电造成损坏,根据学校目前数字化系统,建设一套星型结构的弱电专用集中供配电系统,从图书馆总配电箱内,拉供电线缆至教学楼群、实验楼群、宿舍楼群、行政楼、食堂、对外交流中心以及室外相应区域,从楼栋配电箱在至各楼层弱电柜,给予每栋楼的网络设备、广播设备、监控设备等数字化设备供电。
10、教室监控及多媒体管理系统
要建立一个多媒体管理及教学督导监控中心,中心使用46寸拼接屏做成2*3的阵列,实时显示教室情况;采用星型结构把多媒体集中控制设备和每间多媒体教室连接起来,可以控制多媒体教室内的电脑、投影机等设备的开关;监控终端采用每间多媒体教室安装2只半球的形式实现监控,及教室内的拾音。
11、校园网络管理系统
由于学校网络设备多,数字化校园建成后,有上千个网络设备节点需要管理维护,采用人工管理已经不可行,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校园网络集中管理系统,对整个校园网络内所有系统的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监测管理,监测每个网络设备的工作状况和负载状况,建设4*5阵列(46寸拼接屏)的拼接大屏用来显示状态信息,并且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可共用此屏显示相关信息。
12、私有云服务系统
为满足学校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需求,需要建设一套应用私有云服务系统,可提供不低于40个虚拟区的应用服务,提供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应用系统虚拟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备份使用,采用双活存储及服务器实现实时备份,在未来5-8年内不需要添置新的服务器,并且可以在业务高峰时和公有云对接。
13、精品教学录播教室系统
为满足学校录制精品课程等的需要,在教学楼三楼建设1间专业录播教室,采用4机位高清云台、6只专业拾音话筒,教室装修顶面吊顶、墙面吸音板、地面塑胶地板、隔音门窗、遮光窗帘,灯光LED灯。需要在教学楼一楼的2间350人间阶梯教室增加扩充录播设备,以便举行全校性讲座和新生入学培训时向不在该教室的其他班级同步播放现场情况,以扩大受众范围。
14、电子阅览室
为了加强图书馆电子图书建设的需要,在图书馆三楼建设1间电子阅览室,包括综合布线、空调、桌椅、静电地板、电力系统等。电子阅览室约700平米,电子阅览室考虑160台云桌面终端及相应的设施设备。
15、校园LED信息发布系统
在教学楼12栋和13栋之间建设块约6平方左右的LED条屏,15栋、16栋、20栋入口处建设一块约7平方左右的LED条屏用来显示重要会标, 7栋学生公寓每栋大厅1台65寸LCD屏(网络电视机),对外交流中心各建设一块12平米左右LED室内P2全彩屏。
16、教室室内数字广播系统
利用多媒体集控网络,在教学楼15栋、16栋教室内,每间教室内安装两只扩音喇叭,实现教室的点对点播放听力考试内容和教室音频播放;为了便于管理,广播中心与多媒体集控管理中心在同一间房内。
17、办公会议系统
行政办公楼会议室建设简易会议系统,在行政办公楼2间会议室每间各购买1台84寸交互式智能平板,每间各配2台功放、4只会议壁挂音响、四只无线手持话筒,简单的扩音系统。
无纸化会议室每个座位设计1台触控无纸化智能桌面,触控无纸化智能桌面搭配1台多媒体会议终端主机组成一套完整的无纸化会议终端,同时设计一台无纸化控制主机,作为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无纸化会议终端通过网络与无纸化控制主机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智能交互式无纸化会议系统,触控无纸化智能桌面采用了15.6寸多点电容触摸液晶屏。
18、人员通道门禁管理系统
智能人行通道闸机系统提供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充性的应用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将一卡通、视频及报警等产品接入统一的一个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方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其形象,是管理与管理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和基本途径。
19、停车场车牌识别管理系统
由于学校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学校车辆流量较大,给停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高峰期时段车辆通行速度缓慢,出入口车辆需要人工有序管理,管理起来比较繁琐。
为了加强学校车辆出入的管理,校区出入口总计有6道出入口,分别在学校东大门、南大门、西大门各设置2套车牌车别系统。
最后:为了有效地维护校园安全防范秩序,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方案根据学校需求构建校园安全监控及安全防范统一平台,实现校级与县级双重联网,监控数据统一管理、科学分析,实现无死角实时监控、家长监督及一键报警;为各校师生校内外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杜绝校园伤害和各种不法行为的发生,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切实把校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